自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之后,我国青少年出游率出现明显增长。2023年之后各地出现了研学旅游热,一直到2024年,研学旅游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
我国自古就有游学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认知。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課外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国内各省市也开展了研学旅行的试点工作,以学校作为组织者,学生作为参与者的研学旅行活动兴起。
此后,经过一系列研学旅游相关政策的刺激,包括2021年的双减政策,都极大刺激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文旅产品发展需求,进而直接导致了2023年迄今的研学旅游热潮。然而,在这热潮中,也催生了一系列乱象。
1.研学旅游的乱象
根据新闻报道,今年暑假开始,“教育+研学”的研学游热度再次攀升,研学旅行面向的主要群体一般是中小学生,年龄阶段为6-16周岁,研学内容多维旅游观光+部分学习体验。从家长的角度理解,“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融入一个群体肯定不一样”、“至少锻炼饿了独立性”。以至于今年早在4月份,就有很多家长向旅行社咨询暑期研学游的相关事宜。今年北京、西安等地的研学游路线比较受欢迎,国外则是新加坡、意大利等地的亲子研学游。根据研学线路产品的不同,时间也各有差异,一般在5-8天左右。今年相对于往年的研学游价格略有上涨。
但是,许多研学项目缺乏真正的教育和实践价值,存在虚假宣传和乱收费的问题。一些研学旅游项目大多是同行之间相互抄袭,缺乏独特的教育性和实践性,与传统的春游、秋游无异。部分人均收费数千元的国内研学团,其参观内容实际上是一些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和著名大学的分校区,而所聘请的专家讲师其实只是一些没有青少年培训经验或资质的成年人培训机构的员工。
目前我国在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方面缺乏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服务标准不统一,研学课程缺乏教育理论支持,团队建设也不完善。这种现象广泛存在。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以夏令营、素质提升为名的研学机构,但这些机构在专业资质和人员素质方面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也各不相同。各地政府对研学机构的登记、核查和运营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一些机构打着教育研学的名义,将青少年带到旅游景点,实际上还是以观光为主的项目,但收费却比以往的观光游增加了50%甚至100%,实质上是“游多于学”,甚至“游而不学”,既不“研”,也不“学”。一些研学团的老师也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培训,对景区文化内涵的讲解甚至不如普通导游。
以北京为例,近两年暑期有大量青少年儿童的研学旅行团涌入,北京的知名高校、博物馆、公园甚至游乐园,都成为了青少年的研学场所。然而,火热的研学活动背后,是研学团走马观花式的拍照打卡,是良莠不齐的研学机构“开盲盒”式的日程安排。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校门前,一批批穿着统一服装的中小学生争分夺秒地合影,旁边的老师或导游还不时催促,“快点快点,点名了,看谁还没来”。在校门拍完合照后,研学团就被带到了清华校园的替代地点——清华艺术博物馆。尽管博物馆在校内,但通过校外通道对外开放,参观时间短暂,仅半小时,随后便匆匆乘坐大巴前往郊区的酒店。
实际上,这些名校已经发布相关公告,例如,清华大学明确表示“谢绝商业机构组织人员到校内开展‘一日游’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宣传拍摄,包括但不限于摄影、摄像、直播等”。虽然校园在暑期开放参观,但并不意味着游客可以随意进出,而是需要提前预约,并且预约名额有限。今年7月18日,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开始放出7月25日的入校参观名额,上午和下午各有1500个名额,但在8点01分时,7月25日的入校名额已满。网上一些“研学团”在宣传时会写明进入北大校园参观的项目,但备注中则说明,如果无法预约到北大或清华的入校名额,将改到其他地方参观,或只能在校外拍照。
一味卷价格、拼话术、耍花活的研学旅游终将成为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灰尘。
2.研学旅游的核心是获得知识的乐趣
针对对不同年龄和学力的青少年儿童群体,选择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包括科学实验、历史文化、自然探索等,设计互动性、知识性皆备的活动功能内容,利用故事化、游戏化的手法,并且规划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包括角色扮演、模拟游戏、团队竞赛等,寓知识于乐趣。甚也可以使用科技工具,如VR、AR等视觉拟真体验技术,搭建历史场景、科学实验场景、充分利用视觉装饰、音乐音效等互动方式,让整个研学游体验过程充满趣味性。
开展研学旅游,是对课堂教育最好的补充。课堂教育本身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上的缺乏,通过研学游“身临其境”的实践和亲历,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更具象、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突破课本的认知边界,以实践了解广袤中国文化。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国教育传承。
研学游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具备教育和实践融合的优质研学游产品,在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知识拓展和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个性发展和兴趣激发、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甚至教育公平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具备极为重要的价值。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孩子们的,而且这个世界终将是孩子们的。研学游产品的设计和运营中,需要文旅人对中国文化和祖国未来有敬畏之心,对孩子们和他们的未来有充分的善意。相信我国研学游会越来越好,为下一代提供更加广袤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手机站
微信公众号